查看原文
其他

【原创 · 高谈博论】干货+图解!如何从流程视角理解内部控制(上)

高垚 博士 锐思商学院 2023-02-24


导语


目前,很多企业的内控建设实务往往是从“业务流程”的角度编制“内控手册”,梳理“管理制度”。然而,从很多企业反馈的内控实际效果来看,流程梳理、手册编制、制度修订并没有达到企业管理者的预期。究其原因,很多企业的内控建设者没有理清内部控制与业务流程之间的关系,要么编制的内控手册,梳理的控制要点脱离业务流程,使得业务部门无法实施;要么将内部控制中的流程梳理的概念和范围扩大化,陷入对业务流程的效率优化之中。


那么,内部控制所谓的流程优化或流程再造到底是什么?是不是所有的流程变革都叫内部控制?笔者认为,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要激发内部控制的操作效果,必须从实务的角度对流程和内控的关系做出准确的定位和理解。


什么是流程?



国际标准化组织(ISO)在ISO9000的文件中对流程的定义如下:“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的活动,是一个功能团队正确地完成某一工作的步骤和顺序。”《牛津词典》对流程给出的定义是:“流程是指一个或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行动,这些行动以确定的方式发生或执行,促使特定结果的实现。”基于以上的定义,笔者认为企业的业务流程是:为了实现一定的业务目标,企业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规则的业务动作,所形成的动作链集合。





流程的特点是什么?


在上述笔者的定义中,强调了三个关键词:目标,规则,动作。目标是流程的前提,没有目标的一系列动作仅仅是无意义的行为,不构成流程;规则是流程的基础,即按照一定的共识和约定作为动作的操作顺序;动作是流程的要素,没有动作的排列也就无所谓流程。


从上述三个要素出发,我们认为企业的业务流程具备以下三个核心特点:


(1)目标性:流程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。


(2)顺序性:流程至少应该是一组活动,包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作或程序,而且这些动作或程序必须是有内在关联或相互作用,是按照特定的逻辑规则进行排列组合。


(3)嵌套性:流程有颗粒度之分,某些流程的展现往往会包含更小的流程在里面,即存在着更加细化的动作。


当然在以上三个核心特点的基础上,部分专家还提出了流程的动态性,持续性,衔接性,完整性等特点,这里就不一一赘述。




流程中动作的属性分为什么?


为了更好地理解内控与流程的关系,我们需要对构成企业业务流程的动作进行深入审视。笔者认为在企业的流程实践中,我们可以将所有的动作分为两类属性:一类称为效率性动作,另一类称为控制性动作。效率性动作是指为了完成这个业务所必不可少的一些动作;控制性动作是指流程中后续加入的防范风险的动作。每个流程中都同时包括了效率性动作和控制性动作。


比如在一个简化的采购流程中,我们包括:(1)请购、(2)核对库存、(3)批准采购、(4)询比价、(5)确定供应商、(6)合同会签、(7)签订合同、(8)收货、(9)验收、(10)付款等十个动作。其中,(1)请购、(5)确定供应商、(8)收货和(10)付款这四个动作就完成了采购的业务目标,因此它们属于效率性动作;而剩余的动作是为了防止流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、数量、价格等问题所采取的额外活动,是属于控制性动作:比如(2)核对库存和(3)批准采购是为了防止多买货物,避免数量积压;(4)询比价是为了保证采购价格的合理,防止买贵;(6)合同会签和(7)签订合同是为了防止采购中出现的法律纠纷;(9)验收是为了防止采购中的品质问题和数量短缺。


效率性动作和控制性动作本质是一对矛盾体。效率性动作强调业务的尽快完成,因此它的目的是企业经营效率的最大化,但是带来的后果是企业经营风险的最大化;相反控制性动作是为了防范企业的风险,因此它的目的是企业经营风险的最小化,但是同样带来一个后果是企业经营效率的最小化。








未完待续……



Copyright©2014-2016 风控在线

该素材文章为风控在线微信公众号原创内容,为风控在线版权所有,如需转载,请注明转载自风控在线微信公众号。如未注明内容出处,我们将联系微信官方进行处理,谢谢!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